登录
[唐] 柳宗元
铁山碎,大漠舒。二虏劲,连穹庐。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破定襄,
降魁渠。穷竟窟宅,斥余吾。百蛮破胆,边氓苏。
威武辉耀,明鬼区。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官臣拜手,
惟帝之谟。
《铁骑踏碎胡尘梦——诗人<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的战争美学与帝国叙事》
这首军乐颂诗以雷霆万钧之势,展现了盛唐时期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诗人用十二句三言与七言交错的铿锵韵律,构筑了一幅金戈铁马的战争画卷。开篇"铁山碎,大漠舒"如战斧劈空,以铁山崩塌的意象喻示突厥防线的瓦解,大漠舒展则暗示唐军长驱直入的雄姿。
诗中军事地理的铺陈极具战略纵深:"背北海,专坤隅"勾勒出突厥盘踞北疆的态势,"岁来侵边"到"或傅于都"的递进,生动呈现边患之剧。而"天子命元帅"至"斥余吾"的战役描写,宛如一组快镜头,将定襄大捷、首领归降、扫穴犁庭等战果次第展开。尤其"穷竟窟宅"四字,将唐军犁庭扫穴的彻底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强烈对比手法:前半段突厥"连穹庐"的嚣张与后半段"百蛮破胆"的溃败形成反差;"边氓苏"的民生恢复与"明鬼区"的武力震慑构成张力。结尾"利泽弥万祀"的颂圣之辞,将军事胜利升华为永恒的政治遗产,体现了铙歌鼓吹曲"述功德、明教化"的官方文学特质。
现代文译文: 铁骑踏碎突厥的险峻山垒,浩瀚沙漠任我唐军驰骋。 那两个凶悍部族,曾经帐篷连绵遮蔽天际。 背靠北海独占北疆,连年侵犯我边境, 甚至将战火逼近都城。 天子钦点大将出征,施展雄才伟略: 攻破定襄要寨,招降敌酋首领, 直捣巢穴肃清残敌,将余吾之地尽收版图。 百族闻风丧胆,边民终得复苏。 军威如烈日耀边陲,光明驱散蛮荒阴霾。 这恩泽将流芳万代,功业空前绝后。 百官恭敬行礼,赞叹圣皇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