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杜牧
长鉟周都尉,闲如秋岭云。
取蝥弧登垒,以骈邻翼军。
百战百胜价,河南河北闻。
今遇太平日,老去谁怜君。
壮气盖燕赵,耽耽魁杰人。
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
河湟非内地,安史有遗尘。
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
《史将军二首》现代文译文:
其一 史将军手持长戟如周亚夫, 闲适时似秋山云岫般从容。 夺取敌军战旗攻破城垒, 指挥左右两翼合围敌军。 百战百胜的威名, 响彻黄河两岸南北。 如今太平盛世里, 英雄迟暮谁人怜?
其二 豪迈气概盖过燕赵之士, 目光如炬真乃当世雄杰。 开弓能射五百步外, 挥舞八十斤重长戟。 河湟之地尚未收复, 安史叛乱的烟尘犹在。 何时能在武台授印, 将兵符交给你这虎将?
赏析:
这首组诗展现了诗人对史将军这一武将形象的塑造与感慨。全诗通过三个维度展现人物:
一、战功赫赫的猛将形象 "取蝥弧登垒"展现其攻城略地的勇猛,"百战百胜"概括其军事才能,"弯弧五百步"等细节描写凸显其过人武艺。诗人用"壮气盖燕赵"的夸张手法,将其与古代燕赵豪杰相比。
二、太平盛世的落寞老将 "今遇太平日,老去谁怜君"道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诗人以"闲如秋岭云"的意象,反衬将军在和平时期的落寞。
三、未竟的报国志向 "河湟非内地"暗示边疆未靖,"安史有遗尘"指出隐患犹存。结尾"兵符授虎臣"的期盼,寄托了诗人对将军再展雄风的期待。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将军昔日的辉煌与当下的落寞,太平盛世的表象与边疆隐患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诗中数字的运用(五百步、八十斤)增强了形象的具体性,而"秋岭云""耽耽"等意象则赋予诗歌画意与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