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过骊山作》现代文译文: 秦始皇东巡炫耀周鼎威仪, 刘邦项羽伸长脖子暗中窥视。 削平六国何等艰辛不易, 最终却沦为路旁百姓的谈资。 你说百姓愚昧实则自己更愚, 千里函谷关不过囚禁独夫的牢笼。 牧童一把火烧进九泉之下, 尸骨成灰时暴政的余毒犹未消尽。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秦始皇暴政的深刻批判。诗人通过三个典型场景的对比,完成了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首联以"周鼎"象征权力,通过"引颈"这一细节,生动再现了刘邦项羽对权力的觊觎。中间两联形成强烈反差,"削平天下"的功业与"道傍穷百姓"的结局相对照,"黔首不愚"与"尔益愚"的对比,直指统治者才是真正的愚者。
尾联尤为精警,用牧童焚陵的传说,暗示暴政终将灰飞烟灭。一个"火"字贯穿古今,"未枯"二字更见批判力度,暗示暴政遗毒难以根除。全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历史兴亡的宏大主题,展现了诗人作为政治诗人的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