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朱庆馀
粉壁通莲径,扁舟到不迷。
苇声过枕上,湖色满窗西。
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
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
《赠律师院》赏析
这首五律以清雅笔触勾勒出一幅禅院修行图。诗人造访律师院时,通过空间转换与感官体验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对修行生活的深刻体悟。
首联"粉壁通莲径,扁舟到不迷"以白墙莲径为引,暗示寺院清净境界。一个"通"字既写实景,又暗喻佛法通达。乘舟来访而不迷途,暗示诗人对佛理的熟悉。
颔联"苇声过枕上,湖色满窗西"转入听觉与视觉的细腻描写。芦苇声仿佛掠过枕畔,湖水映照满窗,这种将自然声响与景致内化的描写,创造出物我交融的禅意境界。
颈联"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笔锋一转,点出修行艰辛。夏腊指僧人度夏的资粮,诗人以反问语气表达对物质清贫的超越性认识,彰显修行者精神追求的高远。
尾联"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最见禅机。诗人静观院中树木,忽然悟得树木与自身等齐无二的境界。这个"齐"字既写树木长高与人身相齐的实景,更暗含物我齐一的佛理体悟。
全诗由外而内,由景入理,在寻常景物中见出非凡禅意。诗人以画家般的细腻笔触和禅者般的通透心性,将修行生活的清苦转化为精神的自在,最终抵达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现代文译文: 白墙边的小路通向莲池, 乘着小船来访不会迷失方向。 芦苇的沙沙声仿佛掠过枕畔, 湖水的波光映满西窗。 只见修行人甘守清苦, 谁会计较夏衣冬粮的短少。 闲看当年种下的树木, 忽然发觉已与我的身高相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