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戴叔伦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
不知竹雨竹风夜,吟对秋山那寺灯。
《棕履藤杖间的云水禅心》
诗人这首《忆原上人》以简净的笔触勾勒出一位云游僧人的精神肖像。首句"一两棕鞋八尺藤"中,"棕鞋"与"藤杖"这对意象组合,既是僧人云游的实在装备,又暗喻其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诗人特意用"一两"与"八尺"这样精确的计量,将抽象的行脚生涯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实物。
次句"广陵行遍又金陵"以地理名词的并置,展现出僧人永不停歇的云游轨迹。广陵与金陵这两个六朝繁华之地,在僧人眼中不过是修行路上的驿站,暗示着对尘世浮华的超越。动词"行遍"与副词"又"的连用,强化了僧人永在途中的生命状态。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外在行迹转入内心世界。"竹雨竹风夜"的复沓句式,营造出竹林禅院特有的清幽意境,而"不知"二字则巧妙点破僧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禅定状态。末句"吟对秋山那寺灯"中,"秋山"与"寺灯"构成冷暖色调的对照,既是实景描写,又象征着修行者内心明澈的觉悟。一个"那"字,透露出诗人对这位方外之人的遥思与追慕。
全诗仅二十八字,却通过精选的意象群——棕鞋、藤杖、竹雨、秋山、寺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禅意世界。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既生动记录了云游僧的行迹,又深入捕捉到其精神内核,展现出唐代文人特有的方外交游传统与对禅宗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