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宋祁
伏槛临堂更曲池,鲜风淡荡燕参差。
蕙残已觉铜盘冷,梅落犹烦玉笛吹。
拂世只愁衣带缓,当筵但诉玉杯迟。
羲和辛苦真何益,不放金乌宿故枝。
《暮春》赏析
这首七律以暮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伏槛临堂更曲池,鲜风淡荡燕参差"描绘暮春园林景致,诗人倚靠栏杆眺望庭院曲池,和煦春风中燕子翩飞。一个"伏"字暗示诗人慵懒惆怅的心境,"鲜风"与"淡荡"的搭配,既写出春风的清新,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颔联"蕙残已觉铜盘冷,梅落犹烦玉笛吹"转入具体物象描写。蕙草凋残使铜盘显得清冷,梅花飘落时玉笛声更添愁绪。"已觉"与"犹烦"的转折,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铜盘之冷实为诗人心境之冷,玉笛之烦实为诗人内心之烦。
颈联"拂世只愁衣带缓,当筵但诉玉杯迟"直抒胸臆。诗人感叹处世艰难,只愁衣带渐宽(暗示消瘦),宴席上只抱怨酒杯传递太慢。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表现诗人对世事的厌倦与借酒消愁的无奈。
尾联"羲和辛苦真何益,不放金乌宿故枝"以神话典故作结。羲和驾日车奔波有何意义?为何不让太阳(金乌)停驻在旧枝上?这一问既是对春光易逝的哀叹,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全诗以暮春景物起兴,由景入情,最终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叩问。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形成含蓄深远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诗作中特有的理性思考与感性抒情的完美结合。
现代文译文: 倚着栏杆眺望厅堂和蜿蜒的池塘, 清新的春风中燕子高低飞翔。 蕙草凋残已让铜盘显得清冷, 梅花飘落时玉笛声更添惆怅。 处世艰难只愁衣带日渐宽松, 宴席之上只怨酒杯传递太慢。 羲和驾日车奔波究竟为何? 为何不让太阳停驻旧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