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晏几道
碧玉高楼临水住。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碧楼春梦:诗人词中的时空错位与永恒怅惘》
赏析: 这首《蝶恋花》以精巧的时空架构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婉约词风。上阕"碧玉高楼临水住"至"晓莺声断朝云去",构建了一个由实入虚的叙事空间:临水高楼是现实空间,红杏花底是记忆空间,而朝云远去则转入想象空间。三个空间通过"春"的意象串联,形成蒙太奇般的艺术效果。下阕"远水来从楼下路"至结尾,则完成了由物及情的升华,流水、鱼书、垂柳等意象层层递进,最终凝结在"分襟处"这个情感制高点。全词最妙处在"未得鱼中素"的期待与"梦魂长在"的执念形成的张力,将短暂相逢与永恒思念并置,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时间敏感性与情感深度。
现代文译文: 那座碧玉般的高楼临水而立 红杏绽放时节 我们曾在花丛深处邂逅 一曲阳春未尽 春天却已迟暮 晨莺的啼鸣戛然而止 朝云也飘然远去
迢迢流水从楼前小径淌过 望尽千重波纹 始终不见锦鲤衔来的素笺 新月如钩,晚风尖利 垂柳轻拂的渡口 我的魂魄永远徘徊在 那次分别的衣襟交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