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浣溪沙·家近旗亭酒易酤》宋晏几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晏几道

《浣溪沙·家近旗亭酒易酤》原文

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

现代文赏析、翻译

醉眼观世:诗人词中的疏离与深情

"家近旗亭酒易酤"——开篇七字,便勾勒出一个醉眼朦胧的世界。诗人这首《浣溪沙》以酒为媒,描绘了一幅看似放浪形骸,实则暗藏深情的文人生活图景。词中那位"伴人歌笑懒妆梳"的女子,户外系马的绿杨春色,床前呼卢的红烛夜宴,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在表面的疏离下,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深情。

上阕三句写尽了词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家住酒肆附近,买酒极为便利;花开时节,正好有长时间醉酒的闲暇;陪伴他人歌舞欢笑,自己却懒得梳妆打扮。这里的"懒妆梳"三字尤为精妙,既写实又写意——既是女子不施粉黛的真实写照,又是词人精神上的一种"不修饰"状态。这种对仪容的漠视,暗示着对世俗礼法的某种超脱。

"户外绿杨春系马"一句,突然将镜头拉远,从室内转向室外。绿杨树下系着的马匹,暗示着宾客往来,热闹非凡。而"床前红烛夜呼卢"又把视角拉回内室,红烛高照,彻夜赌博的喧闹声仿佛穿透纸背。这两句对仗工整,时空交错,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夜宴图。值得注意的是,词人始终保持着一种观察者的姿态,热闹是别人的,他只是一个在场者。

末句"相逢还解有情无"堪称全词点睛之笔。在这看似放浪形骸的生活中,词人突然抛出一个直指人心的问题:这样的相逢相醉中,可还有人懂得真情?这一问,既是对他人的质询,也是自我的反省;既是对世情的失望,也是对真情的渴望。诗人以醉眼观世,看到的不仅是表面的欢愉,更是欢愉背后的空虚与孤独。

诗人的词往往在华丽辞藻下暗藏锐利的人生洞察。这首《浣溪沙》表面写纵酒享乐,实则揭示了文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一种生存策略:以疏离的姿态保持内心的清醒,在狂欢中守望真情。这种"伴人歌笑"却"懒妆梳"的矛盾状态,正是宋代文人在政治失意后常见的心理写照——既不能完全脱离世俗欢愉,又不愿彻底投入其中。

当我们在千年后重读这首词,仍能感受到那种穿透时光的情感力量。诗人笔下的人物,在酒色财气中浮沉,却始终保持着对真情的追问。这种在疏离中寻找深情的生命姿态,或许正是这首词至今仍能打动现代读者的原因所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