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晏几道
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
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
《六么令·雪残风信》现代文译文:
残雪消融时风捎来春讯, 那悠扬的旋律在传递暖意。 独倚高楼望天涯, 新添的愁绪缠绕如柳丝几缕碧绿。 南飞的雁阵依旧稀疏, 盼不到锦书传来的消息。 华美的宴席上, 在缤纷乐声中强作欢颜, 甘愿做个醉倒不归的客。
此刻遥想那株疏落的梅树, 月光下该绽放着素白的花蕊。 自别后还有谁徘徊溪畔, 亲手采撷那繁茂的枝条? 莫要再提登高怀远的伤感, 且将心事托付给临风的笛声。 这愁绪本已足够寂寥, 而花开时节的往事, 更有位多情的人儿在深深追忆。
赏析:
这首词以"雪残风信"开篇,通过残雪、春风、杨柳等意象,构建出冬春交替的独特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两种时空:眼前高楼独倚的孤寂,与记忆中溪畔摘梅的温馨,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
艺术手法上,词人运用了对比(宴席热闹与内心孤寂)、虚实相生(眼前景与回忆景)、借景抒情(以疏梅喻人)等手法。"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一句尤为精妙,用"拚作"二字道尽强颜欢笑的无奈。
情感表达上呈现递进式结构:从触景生情到借酒消愁,再到笛声寄恨,最终归结于"多情个人忆",将相思之情推向高潮。结句"更有多情个人忆"含蓄深远,既点明所思之人,又暗含对方亦在思念的双向情感,余韵悠长。
全词在时空转换间展现词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将离愁别绪写得既含蓄又深刻,体现了宋代婉约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