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奉答子高见赠十韵》宋黄庭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庭坚

《奉答子高见赠十韵》原文

柳径雨著绵,竹斋风陨箨。

屏处人事少,晴余鸟声乐。

诗卷堕我前,谓从天上落。

君有古人风,诗如古人作。

箪瓢谢膏粱,翰墨化糟粕。

误蒙东海观,吾浅乃可酌。

真成闻道百,自谓莫己若。

谢生石韫玉,志尚本丘壑。

虽无首阳粟,饮水亦不恶。

跫然何时来,为我一发药。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奉答子高见赠十韵》现代文译文:

柳枝小径上细雨浸润如丝绵, 竹斋外清风摇落枯黄的笋壳。 隐居处少有俗世纷扰, 雨过天晴鸟鸣声更显欢悦。

你赠的诗卷忽然展现在我眼前, 恍若从九天之上飘落人间。 君怀有古人高洁的风骨, 诗作亦如先贤手笔重现。

甘愿舍弃珍馐美味, 将浮华文字化作糟粕沉淀。 承蒙你以东海之量相待, 我这浅薄才学尚可斟酌品鉴。

你真正悟得百家真谛, 却谦称无人能及自己。 谢生你如璞石蕴藏美玉, 志向本在山水丘壑间栖息。

即便没有首阳山的粟米充饥, 饮一瓢清水也甘之如饴。 何时能听到你踏响的脚步声, 来为我开一剂救心的良方?

赏析:

这首酬答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诗品人品的双重礼赞。全诗以"柳径""竹斋"的隐逸意象开篇,通过"雨著绵""风陨箨"的细腻观察,构建出清幽脱俗的意境。诗人将友人诗作比作"天上落",既赞其超逸,又暗合"古人风"的评语,形成天上人间的双重赞美。

诗中运用多重对比手法:"箪瓢"与"膏粱"的物质取舍,"翰墨"与"糟粕"的艺术转化,既体现友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又暗含对浮华文风的批判。"东海观"与"吾浅"的比喻,既显友人胸襟,又见诗人自谦,这种张力贯穿全诗。

结尾"跫然何时来"的期盼,将诗歌从品评转向真挚的友谊召唤,使整首酬答之作超越一般应酬,升华为精神共鸣的见证。诗人以简淡笔墨勾勒出宋代文人特有的精神画像,在酬唱间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