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筇竹杖赞》宋黄庭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庭坚

《筇竹杖赞》原文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於彭耽之寿。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於雪霜之後。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涪翁昼寝,苍龙挂壁。涪翁履危,心如铁石。穷山独行,解两虎争。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现代文赏析、翻译

《筇竹杖赞》现代文赏析:

诗人以一支筇竹杖为引,勾勒出一幅刚正不阿的精神图谱。开篇"厉廉隅而不刿"六字,便将竹杖棱角分明却不伤人的特质,与彭祖长寿的典故相映成趣,暗喻持杖者外圆内方的处世智慧。那"屈曲而有直体"的竹节,恰似文人风骨——表面谦和,内里刚直,经霜犹立。

中段连用伯夷、陈仲子两位高士典故,将竹杖的清瘦形貌升华为精神图腾。而"涪翁"(诗人自号)与竹杖的互动更富戏剧性:昼寝时如苍龙悬壁,履险时似铁石镇心。竹杖不再是死物,而是与主人心神相通的伴侣。

末段"解两虎争"的典故运用尤为精妙。持杖者以智慧化解纷争,既不让卞庄之流投机取巧,也不使无知孺子侥幸成名。这支筇竹杖最终超越了实用器物,成为正义与智慧的化身,折射出宋代士大夫"为天地立心"的精神追求。

全文仅六十四字,却融汇了《礼记》《庄子》《史记》等多重典故,以物喻人,层层递进。诗人将竹杖的物理特性与人文精神完美焊接,创造出"器物精神化"的审美范式,堪称咏物小品中的神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