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黄庭坚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後,宁为鸡口。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北邻著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
【现代文译文】 你可曾见过——宁做鸡首也不当牛尾的倔强? 我听说那些得道之人, 亘古不变如北斗星般恒常。 咸阳那群追名逐利的少年郎, 被潮流推着进退仓皇。 唯有你从世俗漩涡中抽身, 眉宇间自有廖侯般的清朗。 官场无人与你争锋芒, 上司得你如获嘉赏。 东家一笑全城倾倒, 下蔡阳城的艳名都黯然收场。 产珠的河水滋养沙砾, 生玉的山峦草木芬芳。 读你文章便知如此, 想必为人更见君子的担当。 约好共赏箱底旧文章, 蛛网灯花都添欢畅。 贤乐堂前竹影婆娑, 枝头鸟儿莫要惊惶。 北邻学者正整装待发, 邀你同去登高远望。 且让我备好茶与药, 共候明月爬上屋梁。
【原创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明略的激赏,全诗贯穿着"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独立精神。诗人通过多重对比建构起超脱世俗的文人形象:以"咸阳少年"的随波逐流反衬友人"自拔风波"的清醒,用"下蔡阳城"的艳俗对比友人"生玉之山"的高洁。诗中"眉宇间"的细节捕捉与"蛛丝灯花"的日常意象,将抽象的君子品格具象化。结尾处"煮茶待月"的约定,以生活化的场景收束全篇,既见魏晋风度,又具宋人雅趣。诗人巧妙化用《战国策》典故,在保持古诗雄浑气韵的同时,注入宋诗特有的理趣与细腻,展现了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