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读史述 其四 屈平》明魏学洢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魏学洢

《读史述 其四 屈平》原文

洛阳隽年少,投文吊沅湘。

悯累堙郁志,讯累远自藏。

谣诼虽蔽明,美人安可忘。

苟能历九州,故都可徜徉。

嘿嘿不忍去,抱此九回肠。

骚人恨无限,千载为悲伤。

现代文赏析、翻译

《读史述 其四 屈平》现代文赏析:

这首咏史诗以屈原为主角,通过洛阳才子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深刻共鸣。全诗情感沉郁顿挫,既有对屈原遭遇的悲悯,又有对其精神气节的崇敬。

首联"洛阳隽年少,投文吊沅湘"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洛阳才子的凭吊引出对屈原的追思。"悯累堙郁志"四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屈原被谗言所害、壮志难酬的痛惜。"谣诼虽蔽明"二句转折有力,强调即使小人当道,屈原的高洁形象仍不可磨灭。后四句"苟能历九州"至结尾,以假设之笔写屈原若能周游列国或可免于悲剧,但最终仍选择以死明志,这种选择令后世文人感佩不已。全诗善用典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屈原精神的传承与敬仰。

现代文译文: 洛阳的年轻才俊, 挥毫作文凭吊沅湘的屈原。 怜悯他积郁的志向被埋没, 询问他为何选择远遁自藏。 谗言虽然蒙蔽了明君, 但美人的高洁怎能遗忘? 倘若他能游历九州大地, 或许还能在故都自在徜徉。 但他沉默着不忍离去, 怀抱着九曲回肠的愁绪。 这位诗人的遗憾永无止境, 千年来仍令人为之悲伤。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