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杜甫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唐代的文艺振兴从非常显著的社会集体重视心理为根源。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安贫乐道的一种习惯的气氛和利欲转移深沉婉绝如民居元气质背景下交流寒布之士的独特个性。杜甫的《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一诗,就体现了这种气氛。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诗人以自家优秀的子弟自谦,表达了对家族的自豪感和对弟子的赞扬。而“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则是对从叔的期待,表达了对其事业的高度赞扬。这种鼓励式的表述在诗歌中是少见的,这也显示了杜甫的人生态度——深情而殷切。
诗中的“策马论兵”的豪情,“拖玉腰金”的荣光,“莫度清秋吟蟋蟀”的励志之语,无一不透露着诗人对弟子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情讴歌。这些描述使得诗篇洋溢着生动的气韵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杜甫通过对亲人离开故土出外任职前的告诫和对亲人美好前程的期盼,显示出了诗人的赤子之情。
清秋的描绘仿佛是一种即将开始的征途象征,催人奋进,体现了杜甫深厚的关心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期许。因此,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杜甫对家族的自豪感,对弟子的深情厚意,还展示了他的生活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力将古文的意思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更直观的理解。
“亲爱的弟弟,你即将成为一名苍水使,这是我们家族的光荣。你是杜陵人,名家之后,这是我们的骄傲。最近,叔叔你已经在蜀地安定下来,现在你将要回到朝廷进入秦地。你将骑马策鞭谈论军事,你将挂着玉佩,腰间挂着金饰报效国家。不要在清秋时节只顾着吟唱蟋蟀,要尽快进入状态,展现你的才华。期待你早日在黄阁之位上画出麒麟。”
这样的翻译应该更接近杜甫诗篇的原意,同时也更易于现代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