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现代文译文:
国家破碎了,山河依旧在, 城中春来,草木深深。 感伤时事,看花也溅泪, 痛恨离别,闻鸟更惊心。 战火已连续三月不熄, 一封家信价值万金。 白发越搔越稀疏, 简直要插不住发簪。
赏析:
诗人这首《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是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集中体现。全诗以"望"字贯穿,通过春日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沉痛之情。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强烈的对比开篇,国家虽破,山河依旧;城中春来,草木茂盛。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更显凄凉。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景物,花鸟本无情,却因诗人内心的悲痛而染上哀伤色彩。这种移情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转入现实描写,战事持续,家书难通,凸显了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一个"抵"字,道尽乱世中亲情的珍贵。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以细节描写作结,通过白发稀疏、难以簪发的形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