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奉和仲谟夜话唐史》宋黄庭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庭坚

《次韵奉和仲谟夜话唐史》原文

贞观规摹诚远大,开元宗社半存亡。

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

哲妇乘时倾嫡后,大阍当国定储皇。

伤心不忍前朝事,愿作元龟献未央。

现代文赏析、翻译

夜话唐史抒发了作者对盛衰兴亡、是非成败的无限感慨。作者以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固然令人向往,但社会治乱无常,转瞬即逝,祸福难测。一统的唐王朝虽然宗庙百官俱备,然“半存亡”,其兴也罢,忽也罢,唐后妃之祸烈矣!唐明皇宠幸杨玉环,“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终至安史之乱,唐明皇在逃往四川时途经马嵬坡时发生悲剧性的一幕。作者认为,像武则天那样有政治才干的人,一旦得志就当国秉政,但当大权在握时却应审慎行事。作者对唐王朝的往事感慨万千,认为应引以为戒才是。

译文:

唐太宗制定的规约蓝图实在是远大,开元年间繁华的盛世不过一半存留衰亡。刚刚听说前朝冠盖皇戚游览西蜀,又看到战乱阴森洛阳战火迷离。聪明的女人趁时势颠覆嫡皇后,当权的人掌握国家大事立储皇。听到前朝伤心的事件我难以忍受很悲伤,愿作借鉴献给朝廷。

黄庭坚这首诗在内容上与苏轼的夜话唐史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议论更多一些,显得沉郁苍劲。这可能是因为他更欣赏武则天和唐明皇一些吧。

这首诗以夜话的形式写唐史,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见解独到,议论妥帖合理而语极凝炼,说明他对历史的深透观察和诣到骨髓的理解力。不仅如此,“哲妇哲人感遇存,鲁男子岂惜吟溢?”确是从风雨一襟的横放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朴挚阔谈的老人口气(不管是讲述一个人或者一朝历史大事)的无雕饰诗意诗味很足的神来之笔。如果“惊梦”两句显得奇警或清空的话,那末结尾两句则是内在而充实地传出了全篇主题思想及作者最热切希望的感情——恳挚悲凉的苍劲之音。至于像黄庭坚那种极擅之笔以叙议勾勒或描写刻画来叙述古事以寄托今情或借景抒情并赋予作品丰富内涵的话,则苏轼《次韵奉和仲谋夜话唐史》还嫌意未尽无余韵;而黄庭坚的这一首则在结尾余韵上做得更“到”,可以说是余意“无穷”。由此可见黄诗功力确实不凡!至于苏轼在写出了不朽名篇之后便又感而为此绝句的幽默笔墨与谦逊性格之妙处——可谓空谷足音或吴楚间矣!也予以简要介绍,用以对前贤相辅相成精神给予表彰以增信心而有利于后人——这一点作为题外附议而言也可引起某些重视罢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