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黄庭坚
若为可耐昭华得,脱帽看发已微霜。
催尽落梅春已半,更吹三弄乞风光。
从王都尉觅千叶梅云已落尽戏作嘲吹笛侍儿
黄庭坚
可惜好花闻早蝶,又成春梦落轻霜。
黄公独向东风笑,开到千枝也烂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看见王都尉府上庭院里大株梅花落去,感到惋惜而写的一首诗。它表达了珍惜春光和年华,不要虚度光阴的思想。
“可惜好花闻早蝶,又成春梦落轻霜。”说大株梅花,早有蝴蝶飞来,不久春风吹送,满院梅花怒放,煞是好看。可是到了第二天,却听得枝上的梅花象春天的轻梦一般纷纷飘落,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花片。真是可惜啊!轻梦的“轻”字,和梦醒后将落的“落”字,准确地描绘了梅花飘飞的情景。由于作者用词巧妙,虽是咏物,却处处在写人惜花的心情。
“催尽落梅春已半,更吹三两玉笛风。”这时,大地已经半是春意,王都尉家的庭院里也催开了不少落梅。王公见此,便对侍儿说:“快叫人拿笛子来,吹起《梅花落》的曲子吧!”借笛声以发挥其惋惜之意。作者用“催”字,就意味着落梅之多,催花之急。而落梅如雪,笛声悠扬,一切都很和谐而又美丽。尽管如此,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于是就有了“催尽落梅春已半”。惋惜之意更加浓厚了。至于后来院子里又吹起了几曲笛声。让人们在“笛声梅香”中进入了“春之世界”。尽管这是美好的境界,可是作者却说“更吹三两玉笛风”,这并不是说笛声中又夹杂着几丝春风,而是说夜风又起,带来几丝笛声和几缕梅香。这就把落梅已尽、春天将逝的情景写活了。
这首诗的词句比较通俗、流畅;而用字则不避平仄、悉合声韵。这样就使得诗更加流畅通俗而工整妥贴。“催”、“落”、“吹”几个字声调和谐、铿锵有力,并且连下来笔调轻快,仿佛一路追逐着春的背影一路低低地催促着,充满快慰之情;几个叠音词的运用,不但平仄参差而又传神写照。这种声情并茂的诗作令人玩味不已。
译文:
要是能有办法留住花儿该有多好!眼看花儿凋零、青春消逝、乌丝变白。眼看花儿催落、春天将过半、良辰美景不常在。叫人赶紧吹起玉笛演奏《梅花落》。笛声虽美总掩不住花落春将尽。夜风又起吹得花瓣飘舞、玉笛声中梅花香消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