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渡河》宋黄庭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庭坚

《渡河》原文

客行岁晚非远游,河水无情日夜流。

去年排堤注东郡,诏使夺河还此州。

忆昔冬行河梁上,飞雪千里曾冰壮。

人言河源冻彻天,冰底犹闻沸惊浪。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在寒冬岁暮,常有归乡的情绪。此时本无必要涉险出游,而黄河之水更给人以无情的映象。“河水无情日夜流。”河流仿佛肆无忌惮的生灵,对下游诸州的供水如同随意赋税一般毫不留情,层层进逼的紧张感和如水流不息的永恒感在这两句诗中都得以体现。然而在这样的紧迫局势之下,自己的故乡也难能安然无恙。而作为水患灾区之一的所在州府,为缓解河道压力而强行改变河水流向的决定则令人遗憾。“排堤”一句即暗示河堤决口之严重,这是写眼前情况,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河水泛滥成灾的惨状。

“去年”二句进一步揭示黄河泛滥成灾的根源。黄河泛滥不仅给下游诸州带来严重水患,同时也威胁着黄州等州的安全。“诏使夺河还此州”云云,乃指朝廷为救灾济时,下诏将黄河改道,以减轻黄州等州的负担。这一政治措施令人肃然起敬,但对河源地区黄州的百姓来说,则更是徒增苦恼而已。昔日冰封的黄河壮阔雄浑,飞雪千里覆盖着壮丽的景象,是那样的难忘和怀念。“忆昔”二句,回忆去年冬季在河梁上时的所见所感,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也从侧面反映出黄河水患之严重和自身心情之沉郁。黄河下游奔腾汹涌的情景,暂且不再提及,而是收束在一层回忆之中。“人言”一句再举出对黄河决堤泛滥后果的设想,“河源冻彻天”本来已给人一种天崩地裂的可怕景象了,何况偏又听说冰层下有沸腾的巨浪在汹涌翻滚呢!

全诗围绕“河患”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眼前见闻出发,追溯去年泛滥的情景和回忆起往日壮观的景象;由“河患”的严重形势联想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朝廷措施的无效;并从中得到对自然力量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启示。

诗人以悲愤的心情细致入微地刻画出黄河水患的严重性和人们对水旱灾害的无奈。全诗格调悲凉凄婉,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

此诗写黄河水患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流露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感情从《小庭余雨》以来积累起来的士大夫对黄河的特殊感情中自然产生。这首诗又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朝廷上下对河工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唯利是图、庸碌无能的丑态。黄庭坚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危在旦夕之时,内有冗官、外有强敌、天灾人祸纷至沓来,作者正是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的。

现代译文:

岁末出门作客不宜轻言远游,

无情之河日夜奔腾不曾停留。

去年强行引水注入东郡之地,

又下诏使河改道殃及我州。

回忆往昔冬季在河梁上饯行,

飞雪千里冰封黄河更壮丽。

人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脉,

冰层下汹涌澎湃仍有惊浪。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