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游
艺花恨不茂,薙草欲其尽。
心常堕贪爱,否则近残忍。
蝶网犹翩翾,蚓断更菌蠢。
君其等观之,何者非可闵。
东斋杂书十二首 九
陆游
艺花恨不茂,薙草欲其尽。 心常堕贪爱,否则近残忍。 蝶网犹翩翾,蚓断更菌蠢。 君其等观之,何者非可闵。
这九首中的前三首是在描绘自身生活情景的同时,又是对一些生活中常理现象的思考和反省。以花卉而言,自然是希望其生长繁茂;以草类而言,当然是除之而后快。所以第一首说“艺花恨不茂”,第二首说“薙草欲其尽”。然而,正如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一样,人也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喜好。贪爱之心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贪爱,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变得心胸狭窄,甚至残忍。所以第三首说“心常堕贪爱,否则近残忍”。
贪爱之心人皆有之,但贪爱所产生的后果是令人可悲可悯的。根据前三首的立意及下面马上将讲到的蛇蝎等小动物的寓意来说,第四首说的“蝶网”,应是从优美意义上使用的“蝶网”这个词的,当是指蜂儿、蝶儿为了产卵、孵化而在寄主身上构成的网;也就是唐韩愈所谓“刺我以正言,瀜我以直道”(《送李愿归盘谷序》)。这当然也是令人可悯的事。而“蚓断”则是指蚯蚓被掘断,那是令人可悲的事。“菌蠢”则是指菌类蠢蠢然生长。这些小动物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生存着,而人类却常常根据自己的好恶去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所以说这些都令人可悯。以上是说这首诗本身的内容及其思想意义。从手法上看是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这里对这诗的理解如再有两句诗来表达,那就是“草不除尽犹有情,蝶网蚓断见悯心”。
东斋闲卧看书札之外就是最喜欢阅读《墨庄漫录》,其中记载着许多有关花木禽鱼的故事。他读到或耳闻了蝶网、蚓断、菌蠢这些现象时,也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他可能也意识到这首诗所表达的这种思想感情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所以在这首诗的开头他又特意点明了自己是“艺花恨不茂,薙草欲其尽”的人。从整首诗所表现的内容来看,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种思想感情确实也是值得肯定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诗人在生活中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和爱好,这也必然有助于他成为一个勤于创作、善于创作的诗人。所以写诗与养花除草也许并无根本的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则可能更多地取决于诗人的性格和志趣以及写作的缘由和目的等因素所致。“心情景序多斟酌”这话是比较正确的。《渭南文集》中有写重开东斋、打扫屋角的尘垢而努力从事创作的一些随笔材料如“虽无用之处皆可以洒扫、绸缪外措”。应该与《东斋杂书十二首》诸篇在内容与艺术上有一定的关系。“层阶卑庳有浅深”(《渭南文集·读杜诗句有感》),由于历史的限制这一目标不可能达到。《十二首》等确实如诗人的所谓“素尚”(即品格)一样可以自勉并鞭策自己前进。当然这可能也仅仅是诗人的良好愿望而已。
至于在写法上这三首诗则又各有特点。前三首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引出议论并加以比较加以说明或劝勉;四五六七首则是从反面立意写花木禽鱼以表现自己或劝诫他人或自我慰藉;而第八首则则是通篇以流水关型的顶真格形式写“愿常莫偿身健健”之类的情感;末一首则又完全是在形象的感染力上做文章了。“篇篇入手即奇境”(《渭南文集·跋段拂读书堂》)这话用来形容这些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由于水平有限不一定很准确很全面很恰当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多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