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游
身似枯禅谢世尘,岂容收敛强冠巾。
庾郎三韭不妨饱,晏子一裘何恨贫。
栖冷每怜鸡唱早,云开初见月痕新。
闲中有味君知否,熊掌驼峰未是珍。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闲味》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作。此诗表现了诗人身居乡野的闲适之感,以及对于世外生活的向往。
首句“身似枯禅谢世尘”,诗人以枯禅(即枯禅子,指隐者)自喻,表示自己已经脱离了尘世的纷扰,就像修行者在深山老林中的枯禅一样,静默而清净。此句描绘出诗人远离尘嚣的闲适之感。
“岂容收敛强冠巾”一句,诗人表示自己并非被迫退隐,而是自愿抛弃世俗的纷扰,返璞归真。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庾郎三韭不妨饱,晏子一裘何恨贫”,庾郎、晏子都是历史上著名隐士的代表。这句诗人暗用他们的故事,表现了自己的逍遥生活:简单的食物如三根韭菜也足够让生活饱满满足,简单朴素的衣裳也并不感到遗憾。这里的“不妨饱”和“何恨贫”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栖冷每怜鸡唱早,云开初见月痕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环境:清冷寂静的栖息地,每当欣赏到第一声鸡鸣,就倍感珍惜;云开月出,新月初现的美景也时常令人感到欣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乡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最后,“闲中有味君知否,熊掌驼峰未是珍”,诗人用“熊掌驼峰”代表珍馐美味,但他不以为珍,反而认为乡野生活的闲适之感才是最珍贵的。这里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物质生活的丰富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满足和闲适才是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乡野生活,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淡泊名利,热爱自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闲适生活的珍视和享受。这是陆游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的一种生活的哲学: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重要的是如何去欣赏和珍惜它们。
至于现代文的翻译,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希望您满意。
身似枯禅已谢世尘纷, 恬然自守何需敛发冠巾。 庾郎三韭生活自在充裕, 晏子一裘何曾抱怨贫穷。 偏爱清冷之栖闻鸡鸣, 云散月现之初感新奇。 隐居乡野之中自有滋味, 珍馐美味熊掌驼峰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