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四 笙鹤亭》宋陆游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陆游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四 笙鹤亭》原文

兹山多异境,飞仙亦税驾。

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四 笙鹤亭

兹山多异境,飞仙亦税驾。 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漫步在如此多的奇异景象之中,我想像飞仙一样也放下身心,驻足停留。请不要让凡俗的客人来到此地,以免他们惊扰到那笙鹤降临的宁静美好。

首句“兹山多异境”,诗人以一个宏大的视角,描绘了这座山的奇特之处,即有众多不同寻常的美景。次句“飞仙亦税驾”,“飞仙”在此处象征着高洁、超脱,也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亦”字,透露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而“税驾”,意为停车、驻足停留,这里也代表着放下身心,安顿自己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郭氏山林中美好景色的深深向往。

三、四句“勿遣俗客来”,“俗客”代表的是世俗的、功利的人,他们无法欣赏和理解这些美好景色的高洁之处。“勿遣”,表达了诗人对人们不要打扰、破坏这些美好景色的强烈愿望。“恐妨笙鹤下”,“笙鹤”在此处象征着高洁、超脱,也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恐”字,透露出诗人对于打扰美好景色的担忧,而“下”字,则让人联想到那些美好的事物降临在这宁静山林中的画面。这两句诗以一个呼告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山林清静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郭氏山林中美好景色的深深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山林清静的珍视和保护。诗人通过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清静环境的珍视,表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这是一种超脱、高洁的生活态度,也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