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陆游
残年端有几,寂寞寄沧洲。
鸟宿千林暮,虫鸣四壁秋。
风廊动碪杵,月垄把鉏耰。
衣食随宜具,何心复浪求。
生涯
宋 陆游
残年端有几,寂寞寄沧洲。
鸟宿千林暮,虫鸣四壁秋。
风廊动碪杵,月垄把锄头。
衣食随宜具,何心复浪游。
译文
人的一生光景快到尽头了,只有寂寞地居住在沧洲。鸟儿在黄昏时到处栖息,秋虫在四处鸣叫。微风掠过使捣衣杵摇动,明月在田间小路挥动农具。
随宜准备衣食,又何必要去浪游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年老家居生活的诗。诗的首联直接点明:光阴荏苒,自己已进入垂暮之年。由于这个原因,诗人只好寄居在偏僻的沧洲,过着寂寞清冷的生活。这里“端有”、“寂寞”两组词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意境,蕴含着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颔联写栖息在千林中的鸟雀,在暮色苍茫中归巢栖息,四壁传来虫鸣声声,烘托出居所环境的清幽、寂静。颈联写诗人准备开始捣衣和农具准备下地干活的情景。“动”字、“把”字用得传神,极富动感。表现了诗人在老年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尾联揭示作者本诗主题,抒发作者安贫守拙的豁达之情,义无反顾的心志。其实“随宜具”便是作者处世的态度与方式,“何心复浪游”将老人衰颓的神态活脱脱描绘了出来 。因而诗意并非劝退,对于现实的抨击也无时无处不在 ,看官与食粥也便当是一记猛鞭,恐梦醒非早也是由此唱罢了 。且至此为共赏也是通俗的比且也算感人之力甚强的(皇皇西湖社会之美猪至少直到何翔夫人还说看见了咏蔗者则可谓“见贤思齐”)。全诗平淡中见真实,直率中见性情。不愧是诗人晚年诗作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