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余得芦竹拄杖于舍傍民家似芦非芦坚劲轻滑色》宋陆游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陆游

《余得芦竹拄杖于舍傍民家似芦非芦坚劲轻滑色》原文

轻坚芦竹杖,入用自龟堂。

挺节冰霜後,论交岁月长。

心空无宠辱,时异有行藏。

老病登临少,何妨日倚床。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陆游的笔下,一支看似普通的芦竹拄杖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它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不屈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首句“轻坚芦竹杖”,陆游以轻巧、坚硬的芦竹拄杖作为咏物,借此表达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芦竹拄杖,轻巧坚硬,象征着诗人虽然生活艰难,但内心坚定,无所畏惧。

“入用自龟堂”一句,陆游通过“入用”二字,表达了拄杖的实际用途,即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而“自龟堂”则表明这根拄杖是他在家乡龟山所得。

“挺节冰霜后”一句,描述了芦竹在严冬时节依旧挺立不屈的形象,寓意了诗人面对逆境、困苦的坚强和勇敢。同时,“挺节”也表明了芦竹拄杖的高洁和忠诚。

“论交岁月长”一句,进一步赞美了这根拄杖的品质和精神。这里,陆游把这根拄杖比喻为朋友,寓意了他们之间的友谊长久,象征着岁月的磨砺和见证。

“心空无宠辱”和“行藏”两句,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他视宠辱为过眼云烟,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坚守自我。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坚韧。

末句“老病登临少,何妨日倚床”,一方面描绘了年老体弱的诗人尽管身体不适,但依然能够从容应对生活困难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暗喻着诗人与拄杖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了无数困难时光。

这首诗通过芦竹拄杖的咏叹,展示了陆游坚韧不屈、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芦竹拄杖成为了一个寓言般的存在,成为了陆游精神的象征,使他的人生哲理更加鲜明生动。

以上就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