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游
客路闲无事,津亭爽有余。
峡江春涨减,瀼岸夜灯疏。
老矣孤舟里,依然十载初。
倦游思税驾,更觉爱吾庐。
白帝泊舟
陆游
客路闲无事,津亭爽有余。
峡江春涨水消减,瀼岸夜灯稀疏疏。
老矣孤舟里,依然十载初。
倦游思税驾,还乡爱吾庐。
从题目可知,诗人旅居白帝城,在渡口边停船靠岸时有所感而写下了这首诗。从诗中看,泊舟白帝城的次数多起来,“十载”非夸张之词。“客路闲无事”,客居他乡,总是有各种事情的,但诗人说“闲”,说“无事”,可见心情舒畅,也可以看出他真能忘情于世事。此时诗人正站在渡口边上的渡头上,眺望远方。由于心情的舒畅,一过“津亭”就觉得“爽”极了。一“爽”就感到春意盎然,仿佛自己随着春光的增添而格外愉快起来。“峡江春涨水消减”,眼前就是峡江春水涨潮的时刻了。这涨潮带来的直接感受就是水面明显地扩大,水势明显地增强。水大了,水面也宽了,回看“瀼岸”,那岸边的灯火似乎也变得稀疏起来。“夜灯稀疏”是一“虚”一“远”,很有特色。当然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印象:因为水的增强,因为天气的增暖,“疏疏”的灯火忽隐忽现。如果真是这样感觉的画不出来也不要紧的。这就是诗人本身内在情感引起的直接印象,有感染力,很强烈。“老矣”承上“十载”,把前文一股脑儿推向后,他在说:“我现在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倦游”却不忘归家一事;“思税驾”,“想安稳睡个觉”也是一种补充说法。当生活了无兴趣,一切都让人生厌时,还不如还家自在地纵容于绿野芳洲,去与花鸟相处呢。“倦游思税驾,还家爱吾庐。”今夜诗人将要宿于他自己的小屋。这是“吾庐”,一个温馨的字眼儿。他的亲友们听见这两句诗,该有多么高兴呀!诗至此,读者也就恍然大悟:诗人开头所写的客路无事、津亭爽余等一切举止言行都与此处爱吾庐息息相关、融为一体。我们可以想像:这决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这种人的感情、品格和情操在物境中所显露出来的移情化理的特质乃是诗人的性格修养所致的。人们或许很容易想见那耐得住冷清、有真率与野趣、热情淳朴、倾慕自然的人是必定如此的。“爱吾庐”三字简洁明确,“有不尽之意存于言外”(李佳《松溪钓者诗话》)。作者着墨不多即点出诗意韵味和读者留下的回味的余地却不可估量,这与下笔万字不嫌多也是一样的。这样,“还家”的他自然是比先前要高兴得多了。“倦游思税驾”,“思”字可作两用,“思税驾”是倦游而思歇息;“倦游而思”也可解作“思倦游”,即想完成一次倦游。两种理解都可通达。“还家爱吾庐”,以答问的方式作结,妙趣横生;而吾庐的温馨与自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体现。在离夔门不远的白帝城这个地方写诗休息过多少次啊!这种幸福美妙的境地他不禁心旷神怡而又动情地歌唱起来了!
这就是本诗的主旨所在了。“抒己之情便动人”(敖陶孙《黑心集》)。我们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一点。在诗中抒情言志的时候不脱离客观景物和气氛,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是本诗的重要特点之一。景物的描写与气氛的表现融为一体又都以抒发诗人的感情为目的。从这一特点出发,我们便可以知道诗人是带着浓厚的感情来写夔州、白帝城一带景物的;而这又是为了寄寓他的思想感情、思想情操的;同时也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诗至于近体无取矣”(《四溟诗话》)。从这首诗中也可进一步体会到陆游“工于发端”(《谢师厚惠簟》)的技巧特点。作者在本诗开头不写自己怎样疲倦思归,却从客路渡口所见所见说起;颔联更是不同凡响的设想:“峡江春涨水消减”之后是怎样的景象呢?然后才具体描写春涨已退之后的景象。结尾在近体诗中属超常之笔,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