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游
出杂羊牛牧,归随鸟雀栖。
聊持数匙饭,就乞半盂齑。
浩荡凌原野,崎岖历涧溪。
闲游岂不好,客意自凄凄。
闲游
宋 陆游
出杂羊牛牧,归随鸟雀栖。
聊持数匙饭,就乞半盂齑。
浩荡凌原野,崎岖历涧溪。
身闲不料健,客意自凄凄。
这首诗是陆游闲居故乡时所作,陆游虽身在农村,自谓“闲游”,但通过诗作,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激愤和苦闷。
首联写放牧生活,但“杂羊牛”并非指放牧羊牛,而是指牧养军马。“归随鸟雀栖”也不是指鸟雀归巢,而是说陆游年事已高,归隐山林之意已显。颔联写自己的生活状况,“聊持数匙饭”句,看似自嘲,但其中却蕴含着对朝廷的怨愤之气。“就乞半盂齑”句中的“半盂齑”,是指一种酸菜,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菜肴是寻常之物,但诗人却视之为美味佳肴。这既表现了诗人的清廉自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颈联写诗人漫游山野的所见所闻。“浩荡凌原野”句,写出诗人豁达开阔的胸怀,虽然表面上是说临川(修途)的美景任由自己纵情浏览,但这并非简单的游记语言,而是一种真实的感情的宣泄。“崎岖历涧溪”是诗人的另一番感慨,因为在陆游看来,“峰峰兼有路,涧涧独无情”。其讽刺和揭露之意不言而喻。
尾联回应“闲游”,点明“客意”:“身闲不料健”,这是积极的一面;“客意自凄凄”,又折射出诗人的无奈与激愤。表面上客居他乡看似闲适安逸,其实到处受到盘诘和冷遇,个中滋味如之何?悲从中来溢于言表。语言含蓄而深刻。总之,“凄凄”之客意归结于诗人的牢骚与愤慨,这样的诗绪的出路与延伸超出了一首诗本身的范围,达到了意韵深远之佳境。陆游能够自我派遣心中不快、澄清怀抱而从容于意的诗词有很多,“萧萧新绿晚惊秋”,“家传汉节凌沧洲”(《题斋壁》)等诗句都可见一斑。
这首诗以“闲游”为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去描写闲适的情趣。从诗中看来,诗人虽然表面上过着“杂羊牛牧”、“随鸟雀栖”的村居生活,实际上内心却充满着矛盾和苦闷。诗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非常“凄凄”,也可见诗人抑郁不住的心情和一种难耐的苦楚和无奈之感。对于他的心灵慰藉并不在别的地方,而在轰轰烈烈抗金战场上和收复失地的政治抱负上。现代人或会在山水之乐中寻求乐趣,或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求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或会将旅游之事视为一件悠闲而自由的事情。但是由此也看出古代人和今人在人生价值观以及生存理念上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古人能忍耐寂寥之苦去承受异样的生活并乐于在其中开拓视野并收获一种生命可能不会出现的感受体验,以文字传达出来的思维创造发挥到了极致的状态却很少为今人所拥有的情况可想象到的就是很多知识渊博而又视野开阔之辈那种附庸风雅作颓废状的偏执就不得不让他们于笔下的文字而非寻常村居图上展露出了一种无限的乏味或不得志所致状态无奈人生是一种转化的吗?假如放弃便是归田合污那就多少偏离了一个理想的价值上的善境所在呢?
现以现代文译如下:
驱赶着羊群牛群在草原上放牧,归来后跟着鸟雀一起回巢歇息。姑且拿着几碗饭食聊以果腹,向人家讨一些酸菜就足够了。在这宽广的原野上纵情漫游,曲折的小路上走过山涧溪流。这样的闲游难道不好吗?我这异乡人的内心却充满凄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