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游
相从何必早,白头或如新;登门虽尚疏,数面自成亲。昨者始见公,凛然须如银,败席留煮茗,寒厅无杂宾。平生事贤意,寸心渴生尘,乐哉得所从,贫病忘吟呻。恭惟大雅姿,信是邦国珍。广文旧官长,二纪转鸿钧,恩仇快报复,祸福出笑颦。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群谀更得志,後来如积薪。於时公淡如,位屈道则伸。法宫亲决事,收召极海滨,人才方杂沓,公仕益逡巡。欲以贵祝公,公岂慕要津;欲以穷托公,公岂私贱贫;颇欲述古谊,劝公勿爱身,此又公所存,岂待贱子陈。高颿泊江渚,岁晚风雨频,愿言添衣裘,寒阴能薄人。
这首诗是陆游送陈德邵赴行在所作,诗人回顾了自己与陈德邵之间的友谊,感慨当今之人,向官府攀缘之人不少,真正关心百姓之人不多,这也表明诗人与一般文人不一样,是个有着深厚正义感和热诚的好官。诗人于平淡之中显真诚,为陈德邵入台前后的言行做了概括。整首诗自然流利,毫不矫情,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用诗写出来,真实自然,是赠友送别诗中的优秀之作。
开头两句说自己与陈德邵相交不必过早,到老年反而更加亲密。这是因为人的头发白了可能变黑,交往虽不久,却能成至亲。这里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一是说二人交往不必过早,不必在乎早晚;二是说人到老年,交往越久,感情越亲。这是从一般规律引出的结论。接下来六句写与陈德邵的交往过程。虽然以前没有见过面,但数次见面后自然亲热起来;尽管自己曾多次拜望他,但交往时间不长。诗人不谈过去,不谈渊源,而直接转入现在的情景。颔联是作者对陈德邵外貌的直接描写,生动逼真地写出人物的仪表风姿,显示了人物的特点和魅力。“昨者”四句是对陈德邵为人的客观评价:人虽平易近人、器宇轩昂、信是国家瑰宝;虽然长期担任教职,但学问渊博,且恩怨分明;同时交往的人大多阿谀奉承,而你却淡泊自守、洁身自爱。“恭惟”四句写朝廷重视人才,你仕途愈加顺利;但你淡于名利,不求高位;淡于富贵,不慕权势;虽欲报效国家,却深感自己的力量微薄。这四句似乎是在谈论陈德邵的处世之道。“高颿”六句是写别后情景:陈德邵将乘船离开江渚,尽管年岁已老,风雨飘摇中仍要与朋友相互慰问、相互关照。此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也流露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意。
这首诗语言平易近人,而意境高远。诗人以淡泊自守、不慕权贵的陈德邵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愿望。同时对一般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徒进行了讽刺和鞭挞。此诗对仗工整、自然流利、毫不矫情。颈联中的“信”和“邦国珍”,突出对方的品质;“收召极海滨”和“人才方杂沓”表明朝廷重视人才之意,也是对国家前途的希望和呼唤。结尾写朋友之间的情谊:虽天各一方但仍要相互关照。
总之,《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是一首优秀的赠友送别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高远、格调清新、自然流利、感情真挚。通过对友人形象的刻画和对一般世态的讽刺和鞭挞,表达了诗人匡时济世的愿望和对一般趋炎附势之徒的鄙视和鞭挞。同时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相互关照之意。此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历史和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