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袁枚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
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
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
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
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
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
吁嗟乎!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
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宝刀歌为云若司马作》赏析
这首宝刀赞歌以"刀魂笔魄"的独特构思展开。开篇"磨墨捉我"四字立现豪杰相惜之态,诗人自谦中暗含傲骨——唯有笔锋似刀者方配题咏此刀。随后转入对宝刀的动态刻画,"将拔未拔刀先鸣"七字写尽神兵灵性,电光、夫容的意象组合既显寒芒又见轻灵。
中段以"伸屈自如"喻英雄处世哲学,海上长鲸、月中丹桂的奇特意象,将宝刀的威慑力与神秘感推向极致。"精铁镕成"以下八句如铸剑师运锤,层层递进:先言其锻造艰辛,继夸其压倒名剑,再赞其磨砺江海、纵横天地的气魄。至"吾戴吾头不敢近",敬畏之情化作妙喻,六月秋凉的错觉更添刀气森然。
结尾的哲思升华尤为精警。诗人将神农百草、尧舜仁政与宝刀并置,揭示世间至理皆含阴阳两面。末句"绕指柔"三字堪称词眼,刚柔相济的宝刀由此获得人格化的生命,恰似侠士的恩怨分明与能屈能伸。全诗笔走龙蛇处若刀光四射,沉吟顿挫时似剑气回环,诚为咏物言志的绝妙典范。
现代文译文:
云若司马真是位豪杰, 研好墨拉着我为宝刀题诗。 这般宝刀岂容平庸之笔描摹, 须得笔锋如刀者方能相配。
抽刀出鞘相示时满庭生风, 还未完全拔出刀已自鸣。 冷冽刀光如电闪烁映窗, 握在手中却似芙蓉般轻盈。
展开时锵然有声弯曲时流转自如, 自古英雄都懂得能屈能伸。 海上巨鲸见你也该生畏, 月宫桂树因谁显得矮短?
精铁熔铸历经多少寒暑, 孟劳名剑也逊你三分。 能用巴汉三江之水磨砺, 可随勇士驰骋万里云天。
抚摸着想叩问刀环玄机, 我戴着脑袋不敢靠得太近。 今年六月竟如秋天般凉爽, 莫非是宝刀寒气笼罩此方?
啊!神农的草药,尧舜的典章, 半为救赎半为诛戮。 倒不如您这宝刀深明恩仇, 不报仇时温顺如绕指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