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现代陈寅恪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现代] 陈寅恪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原文

又附楼船到海涯,东归短梦不胜嗟。

求医未获三年艾,避地难希五月花。

形貌久供儿女笑,文章羞向世人夸。

毁车杀马平生志,太息维摩尚有家。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可以,这首诗作于1946年春季。当时的作者在外流亡八年,几乎可以说用自己残弱的双眼紧握笔锋的生活从结束到了开端,从此开创一段历史、进行一断深厚的深思和跨界的剖析,当时不只自问自身的疑惑更追寻苍生的选择和历史的思考。他先是独自坐船来到海上边缘,满怀归国希望却又无从施展的苦痛之情涌上心头。他在英国寻医三年却仍未能治好眼疾,对于一个一直逃避乱世的人来说,海上的鲜花也不能平息内心的愁苦。病态的身体已足够儿女嘲笑,更遑论以此去扬名于世。诗人已对现实无可奈何,只得发愿自我修养。因此他说,“毁车杀马平生志,太息维摩尚有家。”这是一种深刻的反省,是对自我价值的深思,对乱世疾苦的深省。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哀伤和痛苦,却也透露出了他的坚毅和决心。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寅恪先生的深厚学识和人生智慧。他用简洁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了他的才情和坚韧。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人对他的人品和学识深感敬佩。

从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坚韧。他以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他对历史、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陈寅恪先生人生哲学和思想的一个缩影,也是他对自己、对历史、对社会的一种深情告白。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情和智慧,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