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元] 白朴
云黯雾树,秋潦净寒潭。
徘徊子隐台下,不见旧书龛。
鹿苑空余萧寺,蟒穴谁传郗氏,聊此问瞿昙。
千古得欺罔,一笑莫穷探。
俯秦淮,山倒影,浴层岚。
六朝城郭如故,江北到江南。
三十六陂春水,二十四桥明月,好景入清谈。
未醉更呼酒,欲去且停骖。
《水调歌头·冬至》赏析
这首词以冬至时节的萧瑟景象开篇,通过"云黯雾树"、"秋潦净寒潭"等意象,营造出苍茫寂寥的意境。诗人徘徊于子隐台下,寻觅旧日书龛而不得,暗示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
中段转入对历史遗迹的凭吊。"鹿苑"、"萧寺"、"蟒穴"等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千古得欺罔,一笑莫穷探"二句,流露出对历史真相难以穷尽的豁达态度。
下阕笔锋一转,描绘秦淮河畔的秀丽景色。"山倒影"、"浴层岚"等意象清新雅致,与上阕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六朝城郭如故"串联古今,将历史沧桑与眼前美景融为一体。"三十六陂春水"、"二十四桥明月"等江南典型意象的运用,更添词作的地域特色。
结尾"未醉更呼酒,欲去且停骖"二句,生动刻画了诗人流连美景、欲走还留的矛盾心理,展现出洒脱不羁的文人情怀。
现代文译文: 冬云笼罩着雾中树木, 秋雨洗净了寒冷潭水。 我在子隐台下徘徊, 却找不到昔日的书斋。 鹿苑只剩荒凉的寺庙, 蟒穴中谁还记得郗氏故事, 姑且向佛祖询问。 千古往事多虚妄, 会心一笑不必深究。
俯瞰秦淮河水, 山影倒映其中, 沐浴着层层山雾。 六朝古城依旧如故, 从江北延绵到江南。 三十六陂的春水荡漾, 二十四桥明月相照, 这美景正堪清谈。 酒未醉再唤添酒, 想离去却又停下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