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 其四》宋程俱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程俱

《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 其四》原文

眼中突兀蓝田馆,前日空山秽不治。

聊遣上人供幻事,戏将方丈纳仇池。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描绘了眼前的“蓝田馆”,对于这种青山环绕下的山水风格十分不满意。大好石壁却布满了苍松杂草,这自然是一种损害。但诗人也并不是全盘否定,毕竟自然风物在此地生长,其中也包含了诗人无法触及的美丽和自然之妙。所以诗人用了一种更为“游戏”的态度,他只是把这一切都当作了一场游戏,一笔带过,似乎已经超脱了现实。

在诗人眼中,那些上人(僧人)所画的偃松和壁画则完全不同。他们赋予了自然山水以新的生命和色彩,使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也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和超越。而“戏将方丈纳仇池”一句更是引人深思,它仿佛是在戏谑地把上人的作品比作山中池塘中的白莲,表现出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的灵性艺术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体现了诗人对现实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视角。在诗人眼中,现实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了多种可能性和多元的元素。同时,他也看到了艺术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性和灵性,这是他从现实世界中超脱出来的一种方式。这种审美视角和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现代文译文如下:

在蓝田馆的眼中,前日的空山显得有些杂乱无章。然而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让上人以偃松和壁画为道具,给现实生活带来一场虚幻的游戏。我在戏谑地把这些艺术作品比作仇池的白色莲花,从中看到了超越世俗的艺术之妙。诗中的世界仿佛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和美丽的元素,我们只需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这不仅是对于自然风景的欣赏,也是对于艺术的赞美,更是对于生活本身的赞美。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