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忆秦娥 二月十二闻角声》清顾太清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顾太清

《忆秦娥 二月十二闻角声》原文

情萧索,啼鸦过尽春寒作。

春寒作,春城十里,月明吹角。

哀音一片伤凄绝,黄昏更觉东风恶。

东风恶,深深庭院,重重帘幕。

现代文赏析、翻译

清词之中,我独爱顾太清的《忆秦娥·二月十二闻角声》,这篇作品格调高古,文辞雅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感慨。那么今天,我将为大家赏析一下这首词,让我们一同感受词中蕴藏的深厚情感与人生哲理。

原词上片以“情萧索”三字开篇,描绘出一种孤寂冷落的氛围,给整个词作定下了一抹淡淡忧伤的基调。“啼鸦过尽春寒作”描绘了晚春时的景色,渲染出一片静寂的气氛。诗人借用杜牧《早雁》中的“飘零一片土,尽杂昔年的鸦”,和宋代黄升《卜算子·咏梅》中“一禽言语外,却有离愁在其中”来暗示人生苍凉、孤寂之感。接下来“春寒作,春城十里,月明吹角”三句,描绘了城中十里长街,明月高悬,笛声悠扬的景象。这里诗人用明月和笛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词作下片“哀音一片伤凄绝”一句,以笛声的哀婉凄绝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限伤感。“黄昏更觉东风恶”一句则借东风喻指世道的严酷,抒发对人生的无力和悲哀。“深深庭院,重重帘幕”则以环境的幽深和隔绝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句诗使整首词的氛围由忧伤转为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词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在笛声中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在顾太清的笔下,笛声不再只是单纯的声响,而是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情感的载体。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词中的情感和意象,同时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以下是《忆秦娥·二月十二闻角声》的现代文译文:

四月萧索的情,听着哀凉的鸦鸣度过了又一个春寒季节。春寒冰凉的时节,百里春城之中,月光洒落在每条街巷上,鸣笛悠扬地传扬开去。笛声的哀鸣使我心中的悲伤如潮涌起,黄昏时分,更感觉东风的严酷无情。东风的严酷无情啊!你吹破了深深的庭院,也吹开了重重帘幕。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理解我内心的悲苦呢?这哀伤的笛声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陪伴我走过每一个春寒的季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