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杨基
浮云从何来,本是山川气。
寸阴不终朝,一雨浩无际。
江河会交流,草木奋妍丽。
但知润泽功,不识真宰意。
天风吹玄阴,白日照厚地。
理乱自有常,千载可坐致。
《感怀其十三》的赏析
明代的诗人杨基,在他的诗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感叹。他的诗,像他的生活一样,充满了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他在这个世界上,像浮云一样飘荡,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浮云从何来,本是山川气。”这句诗,他以浮云为喻,表达出自己像浮云一样无根、无依的状态。这里的“山川气”象征着大自然的伟大和包容性,而我们人类的生存,似乎微不足道,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他对世界的深深理解和感受。
“寸阴不终朝,一雨浩无际。”这是他描绘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不朽,一寸光阴在无尽的宇宙中似乎微不足道,但是一滴雨却可以席卷整个世界。在这里,他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理解,也对生命坚韧不屈的精神有深刻的体会。
“江河会交流,草木奋妍丽。”他用江河汇聚的景象比喻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就像江河中遇到的种种障碍。但正如江河最终会汇入大海一样,我们的生命也总会找到出路。他又以草木生长象征生命的顽强,无论环境如何艰难,生命总是能够展现出美丽和生机。
“天风吹玄阴,白日照厚地。”这句诗是他对世界公正的理解,人生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磨难和困扰,如同风吹玄阴一样深远无边。然而白日则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可以驱散一切黑暗。这也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象征:在人生的风雨中寻找希望,用光明照亮人生。
在最后两句“理乱自有常,千载可坐致。”中,诗人表达了对世界规律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世界的规律是恒定的,无论古今,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这个规律都不会改变。这是一种对世界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世界的看法。他以浮云、雨、江河、草木等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公正的尊重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他的诗虽然充满了哀愁和感叹,但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现代译文:在无尽的宇宙中,我们如浮云般漂泊不定。但即便短暂的一瞬,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即使是一滴雨,也能滋润万物。人生的道路虽崎岖不平,但总会找到出路。世界的变化自有其规律,我们应以平常心待之。在人生的风雨中寻找希望,用希望照亮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