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感怀(十四首)》明杨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杨基

《感怀(十四首)》原文

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

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

玄德髀肉生,重耳十九年。

一为三国雄,一称五霸贤。

苟不辨菽麦,何足揽大权。

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杨基的十四首《感怀》诗中的一首,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用霜降秋天的自然景象来比喻社会环境的变幻无常,以及人世间的荣枯得失。在这里,霜代表着一种肃杀之气,代表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这句诗一方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一方面也象征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对于脆弱的生命,如草一般易折的人,在霜降之后,也会变得坚韧起来。

接下来,“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那些怀才不遇、遭遇困难和挫折的士人的同情。他认为,一个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机遇,那么他的智慧和才能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的深深同情。

“玄德髀肉生,重耳十九年”,诗人用刘备和重耳的故事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刘备在三国鼎立中成就了一番事业,而重耳则在流亡十九年后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这两个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有才之士,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一为三国雄,一称五霸贤”,这两句诗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再次强调了机遇和坚韧精神的重要性。只有那些有坚韧精神,能够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怀才不遇的人的鼓励和期望。

最后,“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诗人用后主刘禅的故事来警示人们,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因为一时的安逸而忘记了前路的艰难。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的劝诫和警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刘备、重耳、刘禅等历史人物的描述,强调了机遇和坚韧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的鼓励和期望。这首诗情感深沉,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这就是对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