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明杨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杨基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原文

望尽吴山是楚峰,一缄芳信托归鸿。

丁香暗结盈盈露,豆蔻微含细细风。

春水染衣鹦鹉绿,江花落酒杜鹃红。

此身曾是登瀛客,未信扶桑弱水东。

现代文赏析、翻译

寓居江宁乡村,病体初愈,心情平静下来,回首过往,感慨万千。这组诗就是作者病后重新审视人生的产物。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望尽吴山是楚峰,一缄芳信托归鸿。”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里是吴头楚尾之地,山势连绵,峰峦起伏,隐喻自己身世飘零。病体初愈,视野变得特别开阔。居室之隔,即是楚峰。坐听晨钟,一览无余,皆为望尽的“吴山”。这两句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写自己宦游他乡,家人无从探望。把妻子美玉比作寄身的“缄封之器”,“芳”与“馨”并,“托”与“寄”异曲同工。“归鸿”,有双关意蕴,“鸿雁传书”之说众所周知;再者鸿飞高空,象征着仕宦生涯的高远。故这两句亦可视为书信代意。

“丁香暗结盈盈露,豆蔻微含细细风。”这两句也是写回信时考虑书信中的语言:“丁香”“豆蔻”,用以指代妻子花容月貌。在这里用了这两个词句表现自己的妻子别有一番神韵风姿:香丁凝露,婀娜含情;绿杨风起,袅娜娉婷。

“春水染衣鹦鹉绿,江花落酒杜鹃红。”两句写江宁春色:江水如带,满江春色绿得像鹦鹉的羽毛一样;花红柳绿,杜鹃落残红于酒杯中。两句写景细致入微,色彩斑斓绚丽,互藏其极。不但情景交融,还可见出兼得国画与色彩美。这里有信手拈来、朴实无华之妙;因其游刃有余,而达此艺术高峰。看来长期不写反而易于取得艺术成功呢?真是于书俱妙!令人惭愧啊,也就是眼前或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不即时把握住而一旦逝去就永远失去了它曾有的美好和神韵!

“此身曾是登瀛客,未信扶桑弱水东。”瀛洲代表仙境。“登瀛客”就是登仙客、受仙人点化之人。此身虽是尘缘未尽,终究还要追求超脱自在,修成正果进入仙人般的行列而去求取灵魂飞翔的高境界;这样的幻想成仙境的人不要说在地面上俗世事务之间活动与环境的自然变换依然热情如火忘我拼搏且知胜而奋进直到真俗两界大限来临时腾云驾雾叩谢上苍还要急急忙忙回归于凡间但求身心都得到解脱自在。然而对人间生活依然恋恋不舍,希望病愈之后仍然能够像过去那样有所作为。这是许多古代文人的共同心态。

诗人把过去、现在、未来熔于一炉,抒发出既有悲伤又有希望的情怀。它给人的启示是:人生短暂,美中不足;但只要奋发有为,就仍然有所作为!这首诗用典贴切自然,语言雅丽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确实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明人沈周说:“杨孟载诸作,淡而有味,浅而有致,吾不知其何如。”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读他的这首诗,“望尽吴山是楚峰”,便可以体会到它的淡而有味和浅而有致的特点了。他的许多山水诗和送别诗写得简淡而味厚;尤其善于以极为平淡的笔触表现难以言状的心灵感受和内心情绪。“一缄芳信托归鸿”,情寓其中;虽不用深曲的意象作比;然而自然古雅质朴风神秀逸之美恰好宛然其中故感人至深常吟诵不辍反之也!即以此诗论之爱人的心灵高洁不是需要珠光宝气的包装点缀所能解决问题的经久不忘清新动人悦目回味的毕竟为爱者的高尚真情风姿所折服!此诗的意境明朗、洁净、清新、秀逸;语言雅丽清新亦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读其诗使人如置身清泉明镜般的仙界胜境令人流连忘返!此诗的意境和语言艺术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思想风貌!

以上是杨基《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赏析的部分内容。杨基诗歌的语言特点为雅丽清新;意境幽美恬静多有仙气一般出尘脱俗清逸飘逸的风格风神!这种风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