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晚秋野兴》宋陆游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陆游

《晚秋野兴》原文

病骨支离不耐秋,今年九月即轻裘。细书灯下幸能读,旧友梦中时与游。官赋毕输无吠犬,农功已息有闲牛。不知冠盖朝天客,也得心安似我不?

现代文赏析、翻译

《晚秋野兴》现代文译文: 病骨嶙峋难耐秋寒,今年九月便披上薄裘。幸而灯下尚能细读诗书,旧时故友常在梦中同游。官税已缴村犬不吠,农事暂歇老牛得闲。不知那些冠冕朝天的达官显贵,可曾如我这般心安?

赏析: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晚年乡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三组对比画面,构建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首联以"病骨"与"轻裘"相对,既道出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又暗含随遇而安的主观态度。"不耐秋"三字精妙,既指身体对寒冷的敏感,又暗喻对时局的心灰意冷。

颔联转入精神生活描写,"细书灯下"与"旧友梦中"形成虚实相映的读书图景。一个"幸"字道出在政治失意后,诗人将全部精神寄托于典籍与回忆的生存智慧。

颈联展现乡村生活实景,"无吠犬"与"有闲牛"的细节描写,暗示赋税已清、农事已毕的安宁。犬吠的消失与耕牛的闲适,共同构成一幅太平年景的田园画卷。

尾联突然转折,将笔锋指向"冠盖朝天客",以反问作结。诗人并非真的不知答案,而是通过这种设问,凸显自己选择退隐后获得的心灵自由。这种"心安"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历经宦海沉浮后的主动选择。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在看似闲适的乡村生活描写中,暗含着对功名利禄的超越思考。诗人以病弱之躯书写强大精神,在秋寒中展现温暖的生命境界,这正是中国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传统精神的生动体现。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