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晓思》宋陆游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陆游

《晓思》原文

暮年多感怆,孤梦久不成。

残灯暗无焰,宿雨滴有声。

食少夜常饥,展转空肠鸣。

老鸡虽三号,山窗终未明。

默诵旧记书,更觉负平生。

披衣搔短发,壮志浩纵横。

现代文赏析、翻译

《晓思》现代文译文: 夜深人静时,暮年的感伤总涌上心头,连一个完整的梦都难做成。油灯将尽,火光暗淡,屋檐的宿雨滴答作响。腹中空空,夜里常被饥饿惊醒,辗转反侧时肠鸣声格外清晰。报晓的老鸡已啼叫三遍,山窗外的天色却迟迟未明。默念着年轻时读过的诗书,愈发觉得辜负了平生志向。披衣起身搔着稀疏白发,胸中壮志依然激荡难平。

赏析:

这首《晓思》以"暮年"开篇,奠定了全诗苍凉沉郁的基调。诗人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构建出一个典型的老境不眠之夜:

1. 心理特写:"多感怆"三字道尽晚年心境,连梦境都支离破碎,暗示精神世界的困顿。

2. 环境特写:残灯、夜雨的意象组合,既是实景描写,又象征生命能量的衰竭。"暗无焰"与"滴有声"形成视听通感。

3. 生理特写:通过"空肠鸣"的细节,将物质匮乏与精神苦闷具象化,饥饿感成为时代隐喻。

4. 时间特写:鸡鸣三更而天未明,既写长夜难熬,又暗喻时局昏暗,黎明遥遥无期。

5. 记忆特写:默诵诗书的场景,展现读书人特有的精神活动,与"负平生"形成巨大心理落差。

6. 动作特写:末句"披衣搔短发"的肢体语言,配合"壮志浩纵横"的内心独白,构成强烈戏剧张力。

艺术特色上,诗人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残灯、夜雨、饥肠、鸡鸣等日常细节,承载着家国情怀与生命哲思。结句尤见诗人本色,白发搔更短时,壮志依然纵横,这种矛盾统一正是放翁诗魂所在。全诗以时间为经(从深夜到黎明前),以感官为纬(视觉、听觉、触觉),编织成沉郁顿挫的抒情网络,堪称晚年诗人的"心灵心电图"。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