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游
梦泛扁舟禹庙前,中流拂面风泠然。
楼台缥缈知几叠,云物点缀多余妍。
莲房芡觜采无主,渔歌菱唱声满川。
梦中了了知是梦,却恐燕语来惊眠。
弄桡顾谓共载客,乖离不记经几年。
即今相逢两幻质,转盼变灭如飞烟。
斯言未竟客大笑,人生寓世岂独坚。
元章嘉叟君所见,一别丹旐俱翩翩。
君知梦觉本无异,勿为画饼流馋涎。
我惭俯首梦亦断,尚觉细浪鸣船舷。
《记梦》现代文译文:
我梦见乘着小船漂荡在禹庙前, 江心清冷的微风拂过面庞。 远处楼台若隐若现不知几重, 云霞装点出分外美丽的景象。 无人采摘的莲蓬和芡实, 渔夫的歌声和采菱曲在河面回荡。 梦中明明知道这是梦境, 却怕燕子的呢喃惊醒睡乡。 我摇着船桨对同船人说, 分别后已记不清多少时光。 此刻相逢的你我都是幻影, 转眼间就会如飞烟消散。 话未说完客人放声大笑: "人生在世哪有什么永恒? 你见过的元章、嘉叟诸位, 如今都已化作飘飞的魂幡。 要知道梦境与现实本无差别, 别对着画饼空流馋涎。" 我惭愧低头梦境随即中断, 只觉细浪还在轻拍船舷。
赏析:
这首记梦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虚幻性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梦"为线索,通过三个层次展开:
首先描绘了一个优美而虚幻的梦境:禹庙前的扁舟、缥缈的楼台、无主的莲房、满川的渔歌,构成一幅超然物外的画卷。"梦中了了知是梦"一句点出清醒的梦意识,为下文哲理探讨埋下伏笔。
继而通过梦中对话,引出对人生本质的思考。同船人的大笑道破"人生寓世岂独坚"的真相,以元章、嘉叟等故人化作"丹旐"为例,说明生命如梦幻泡影。
最后以"梦断"作结,但"细浪鸣船舷"的余韵,暗示虚实之间的模糊界限。诗人在此既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又暗含对执着于虚幻名利的警醒。"勿为画饼流馋涎"的劝诫,体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
全诗构思精巧,由景入理,将梦境体验升华为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晚年通透达观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