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唐李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原文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

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唐代诗人李端的《送客赋得巴江夜猿》是一首描绘巴江夜猿的诗。这首诗以猿啼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和译文:

首先,诗人通过“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描绘了巴江边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在天的尽头,而猿猴的啼声却让远方的客人感到悲伤。这里的“路”和“猿啼”都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关键元素。

其次,“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这两句描绘了夜色的深沉和猿啼的回荡。猿猴的啼声在云外响起,然后又从树中传来,形成了一种深远的回音,充满了无尽的悲情。

第三,“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进一步表达了夜晚的冷清和孤独感。月儿将要落下,天空中的月光黯淡,气温开始降低,感觉寒冷欲明。这一切都进一步突显了夜晚的寂寞和痛苦。

最后,“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楚人”指代的是诗人的身份和背景,“掩泪”则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猿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旅途艰辛的体验。在现代文的译文中,诗人描述了一个寂静而寒冷的夜晚,空气中回荡着猿猴的哀鸣声,月亮即将落下,天空中的月光暗淡。在这个情境下,诗人深感孤独和无助,因此更加思念远方的朋友。整个场景充满着哀伤和忧郁的情绪,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情感深处的哀伤。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