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立夏前二日作》现代文译文: 清晨披衣步出草堂, 窗棂间已透出可喜的微凉。 残余的春光只剩两三天光景, 真想痛饮千场却恨酒宴难张。 芳草沿着远行路无尽延伸, 飘荡的游丝比不上客愁悠长。 那片凋残的花瓣已无处寻觅, 且将似水年华托付给酿蜜的蜂房。
赏析: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典型的沉郁诗风,以立夏前夕的物候变化为切入点,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复杂心绪。
首联"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以日常生活场景入诗,"微凉"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喻诗人对时令变迁的敏锐感知。一个"喜"字为全诗定下含蓄的情感基调。
颔联"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转入抒情,将惜春之情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烂醉"的夸张表达,透露出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得的郁结。数字"二三"与"千百"的强烈对比,强化了时光飞逝的紧迫感。
颈联"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运用比兴手法,芳草喻指征程漫漫,而轻盈的游丝反衬出羁旅愁思的沉重。对仗工整中见流动之美,"自随"与"不及"的转折尤见匠心。
尾联"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以景结情,凋零的花瓣象征消逝的青春,而"蜜房"意象既实指蜂巢,又暗喻诗人将未竟之志寄托于文字创作。收束处余韵悠长,体现诗人诗"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特色。
全诗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在立夏前的特定时令中,将自然物候与人生感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