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陆游
江头渔家结茆庐,青山当门画不如。
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
恨渠生来不读书,江山如此一句无。
我亦衰迟惭笔力,共对江山三叹息。
《渔翁》现代文译文:
江畔渔家搭着茅草屋, 门前青山美得画笔难摹。 薄雾轻笼江面细雨稀疏, 老渔翁劈波斩浪正捕鱼。 可叹他生来不曾读书, 面对这般美景却说不出。 我也年迈才思渐枯, 与这壮丽江山相对,只能再三叹服。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展现了诗人晚年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诗歌通过两个层面的对比,构建出耐人寻味的艺术空间。
上阕以工笔描绘江村渔隐图景。"茆庐"与"青山"的搭配,勾勒出天人合一的隐逸意境。"画不如"三字既写实又传神,暗示自然之美非人工所能及。烟雨朦胧中老渔翁的形象,既是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又暗含诗人对洒脱人生的向往。
下阕转入深沉思考。"恨渠"二句表面惋惜渔翁不识字,实则暗含对文人局限的自省。结尾"三叹息"更是神来之笔:一叹渔翁不解江山之美;二叹自己才力不逮;三叹天地大美终究难以言传。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思考。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在简练的笔触中完成了从具象描写到哲学思考的升华,体现了诗人晚期诗歌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