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宋陆游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陆游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原文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现代文赏析、翻译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赏析

这首词作于诗人任南郑军幕期间,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复杂的心绪。上阕以"秋到边城"起笔,角声哀鸣、烽火映台的边塞景象,与诗人击筑悲歌、凭高酹酒的豪迈形成张力,末句"此兴悠哉"更在苍凉中透出旷达。下阕笔锋一转,将南山月拟人化,暮云为多情的明月让路,暗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期待。结句遥想长安名胜"应待人来",将个人壮志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含蓄深沉。

现代文译文: 秋意漫上边城,号角声透着哀伤。烽火照亮了高台。我击筑悲歌,在高处洒酒祭奠,这份豪情多么悠远。谁能像终南山的明月这般多情,特意拨开暮云相照。想那灞桥的烟柳,曲江的池馆,应该都在等待着王师的到来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