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晁补之
新植青桐小迳成,两行萱草一时荣。
春风百卉芳菲尽,长夏幽花却称情。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东皋十首其一
新植青桐小徑成,两行萱草一时榮。 春风百卉芳菲盡,長夏幽花卻稱情。
晁补之的这首诗描绘的是他自己在东皋新种植的青桐和萱草,虽然身处繁华的春季,但是青桐和萱草并未被春天的繁花所淹没,反而在夏季的静谧中独自绽放,这恰恰是诗人所追求的“称情而和”的生活态度。
青桐,是一种高大乔木,具有挺拔的身姿和旺盛的生命力。小徑成,说明晁补之精心照料下,青桐茁壮成长,已然成荫。而萱草,又名忘忧草,以其寓意祥瑞,代表着宁静、祥和的生活。两行萱草一时荣,意味着晁补之的生活在这片绿色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再看这首诗的第二句,“两行萱草一时荣”。这里诗人用了生动的修辞手法,“一时荣”,不仅仅是指萱草的盛开,更是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像萱草一样欣然绽放,不受外界纷扰。此处传达出了晁补之的心境宽阔,深具理性之雅趣。
到了第三句“春风百卉芳菲尽”,这句描绘了春末时节,万物复苏但同时也进入了落花的时节,众多花朵争艳夺宠的时代已逝的情境。“春风百卉芳菲尽”可以说是全诗的重要过渡,既有春末的花谢,也有夏初的花开,映衬出了诗歌的主旨——“长夏幽花却称情”。
最后一首诗“长夏幽花却称情”,在此诗中表达出一种淡淡的情感深意。“长夏幽花”形容了晁补之在东皋那安静环境中的闲适生活,面对花开的不求繁复繁华只求与自然和宁静相处的人生理念。“却称情”,这个“却”字是对前文描绘各种世俗生活情状的转折与回拨。他在对比中选择称心而足,安宁处世,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一览无遗。这不仅仅是诗人的一种人生哲学和生活哲学,也是其深深的儒家道统影响的表现。
而这也正如南宋张式所说的,“由岁事而见吾性事也。” 年月匆匆流转,我们会因环境和遭遇之事来完善自己的心智,我们会将看到的,体验到的事情与自身本性的修养相联系, 以实现自身的修养,提升生命境界。这大概就是晁补之这首诗给我们的深深启示吧。
这就是对宋代诗人晁补之《东皋十首其一》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