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东皋十首其一》宋晁补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晁补之

《东皋十首其一》原文

郭外朝阳一巷斜,青槐厅事带丘麻。

路逢扶辔双童问,不是城东太尉家。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描绘一个微明的世态生活,虽然没有刻画生动的细节,但在寓意里隐藏了一个庄谐相济、交融丰富的心灵图景,古意淳淳而十分有味。首句从太阳初升引出诗中场景,“朝阳一巷斜”看似简单的一句描写,在简洁的画面里勾画出了黎明微曦,一行人或漫步或骑马经过朝阳巷,一个“斜”字形象勾勒出晨曦初上的样子,散发着鲜嫩的生机和晨光特有的柔和,诗一开始就以其高远的意境引人入胜。

次句是对诗题“东皋十首”的呼应。“青槐厅事”正符合所居田园须有“清槐”一类的树木作为厅堂公事的景观,“带丘麻”也不离乎田园特征,那是长安城东的高田处种有防风蒺藜圃的所在地。“厅事带丘”化用崔颢《渭城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它似乎暗示着诗人离开长安后,重返田园时一种亲切而兴奋的心理。

第三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把整个画面从恬静的田园景色引入仕途生活。“路逢扶辔双童问”句中一个“逢”字点明路逢故人,带有偶然的邂逅意趣;一个“问”字则表现了诗人不意中的惊讶神情。这二句的妙处在于把往日仕宦生活中曾有过的情景表现得颇为传神。这恰似一幅画图:一条大路宽直且直通遥远的地平线,远近绿色的林木草泽田间承接地阳光闪熠且辉映得大地光明绚丽;日中的一首在道左乘马骑行的游子突然与步行经野去的二人相逢于近村而又几乎停留不前询问中详诘审察方知二老的来路等等生动场情:求者言我来自官署庄园之意以夸耀者之目征引远方的宦游人事如有人大是家门不对请返之路之人“大惭俯首遽返路兮。”来双童完全不期然而有意地将眼前的田家境界和旧时的宦游人事两两地牵涉联结起来。“不是城东太尉家”是一句可以双关的语言信息交流:“这绝不是属于大僚富贵荣耀人家呀!”“若若是尔即非常正音……”来双童带夸耀(问以人之门第知我家富贵而来询问而微以骄傲人)与被惊奇迷惑的问询,颇带有两种动机而有所表达。“城东太尉家”,这些明指易见的实写情景、颇可增添回想端影事之所来的语趣:为了一些与时序风情自然趣美的寻常景观并非罕情的事情是恰切有加的对于京都和从政所居以及本地都有门生和上舍名帖靠山的这样的名宦贤官乡居官舍的外边的人都可能是接踵而至的人群而有负面的信使前来也难以避免(韩愈《送石处士序》中曾说到这现象)。这也许正是诗人在这次回乡途中无意地经历了一段路程时对过往经历的一种回忆、思考和体味。

此诗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出了自然景物与世态人情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古代诗人关注社会人生的精神。在清丽淳朴的语言中表现出丰富隽永的意境。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经多次读到这首诗并予以高度评价,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