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辛弃疾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题鹤鸣亭》现代文译文: 林间独坐着一位萧索的秃顶老翁, 拄着拐杖在夕阳里迎着西风。 功名对我已如止水般平静, 富贵从来都像虚幻的泡影。 正好可以洗净尘心皈依佛祖, 也不妨强颜欢笑陪伴孩童。 客人来访闲谈那些俗事已不堪入耳, 反倒庆幸近来耳朵渐渐失聪。
赏析:
这首七律展现了诗人晚年淡泊超脱的心境。全诗以"秃翁"自喻,通过六个典型场景,层层递进地刻画了诗人看破红尘的精神境界。
首联以"林下萧然"的意象开篇,勾勒出隐者形象,"斜阳"与"西风"的意象组合,既点明时间又暗喻暮年。颔联直抒胸臆,"心如水"与"色是空"形成工对,化用佛家典故表明超脱态度。颈联转折自然,"洗心"与"强笑"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和解。尾联以幽默自嘲作结,"耳渐聋"的生理特征被赋予精神解脱的象征意义。
艺术上,诗人善用对比手法:林下的静与西风的动,佛祖的超脱与儿童的纯真,形成张力。语言平实中见深意,"秃翁""强笑"等词既写实又传神。全诗韵律流畅,对仗工稳,体现了诗人晚年诗歌返璞归真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