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念奴娇·和赵录国与韵》宋辛弃疾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辛弃疾

《念奴娇·和赵录国与韵》原文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记取江头三月暮,风雨不为春计。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无多笑我,此遍聊当宾戏。

现代文赏析、翻译

《醉眼观世:诗人的松竹人生》

【现代文译文】 为买一壶好酒,我踏过溪水而来,谁说隐士难以相邀?此刻更觉陈元龙的百尺高楼,正合我平生湖海豪情。自叹近年,赏花寻句,总难遂心如意。归途上春风拂面,满川松竹摇曳如醉。

怎能够化身庄周,变作梦中蝴蝶,游戏花间人世?记得江畔三月暮色里,风雨从不怜惜春光。万斛愁绪涌来,纵使头戴金貂,也不及手中银瓶珍贵。诸君莫要笑我,此番词章权当宴席助兴。

【深度赏析】 这首《念奴娇》写于诗人晚年闲居时期,词人以"买酒"开篇,实则暗喻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上阕"元龙楼百尺"用典精妙,将三国陈登的豪气与自身壮志未酬的感慨交织,形成强烈反差。"松竹如醉"四字尤为传神,既写景致又抒胸臆,物我两忘的境界呼之欲出。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哲学思考。"庄周梦蝶"的典故被词人赋予新意,表达对现实束缚的挣脱渴望。三月暮雨的意象,暗喻南宋朝廷风雨飘摇却不思进取。结尾"金貂不抵银瓶"的对比,凸显了词人蔑视功名、珍视真性情的价值取向。

全词在豪放中见沉郁,旷达处藏悲凉。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熔铸在酒樽松竹之间,展现出"豪放词派"特有的艺术张力。那些看似醉语的词句,实则是清醒者最深刻的独白,在词牌格律中完成了对生命本质的诗意叩问。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