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辛弃疾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迳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
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竹影寒香:诗人词中的孤芳与禅意》
这首《卜算子》是诗人退隐时期的作品,展现了词人历经宦海沉浮后,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上阕"修竹翠罗寒"四句,以寒竹、暮色勾勒出一幅清冷画卷,那幽径独放的芳华,暗喻着词人高洁却无人理解的孤独。一个"恨"字,道尽英雄失路的千古惆怅。
下阕笔锋转向梅花,词人只愿与梅对话,不屑追逐浮华。"著意寻春不肯香"的悖论式表达,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正如刻意寻春反不得其香,真正的精神家园往往在不经意处显现。这种"香在无寻处"的禅机,与陆游"无意苦争春"的梅魂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南宋士大夫的精神写照。
全词以竹梅为双璧,寒香为魂魄,在冷寂中见风骨,于无求处得真味。诗人将豪放词人的激烈情怀,转化为内敛深沉的哲思,展现出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