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温。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直节高风:诗人<满江红·题冷泉亭>的山水襟怀与家国忧思》
这首《满江红》是诗人题咏杭州冷泉亭的杰作,展现了词人雄奇瑰丽的想象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全词以"直节堂堂"开篇,既描绘了冷泉亭周边古木参天的景象,又暗喻自己刚直不阿的品格,为全词奠定了崇高壮美的基调。
上阕以神话笔法勾勒冷泉亭的非凡来历。"群仙东下"的佩环声与"天峰飞堕"的传说,将自然景观提升至仙境维度。"玉斧削方壶"的典故,既形容山势如神仙雕琢般奇绝,又暗含对当政者不识真才的愤懑。词人笔下的山水不是静止的画卷,而是充满动态与声响的灵境:翠谷中仿佛有群仙降临,佩环叮咚;千丈青壁如天外飞来,气势恢宏。
下阕转入细腻的触觉与听觉体验。"山木润"四句通过"琅玕温""琼珠滴"等意象,营造出湿润清凉的秋日山境。词人在"玉渊澄碧"的危亭上"醉舞""浩歌",其豪放不羁的狂态与"莫遣鱼龙泣"的悲悯形成张力。结尾"恨此中"三句突然转折,点明眼前美景本应是故园风物,如今自己却沦为异乡之客,将山水咏叹升华为家国之思。
诗人在此词中展现了独特的空间构建艺术:从夹道古木到翠谷群仙,从飞堕天峰到横跨危亭,视角在宏观与微观间自如切换。更可贵的是,他将个人气节投射于山水,使冷泉亭成为其精神人格的象征。那"直节堂堂"的古木,"玉渊澄碧"的潭水,无不折射着词人光明磊落的胸襟与清澈见底的情怀。结语的"今为客"之叹,表面是羁旅之愁,深层则是英雄失路的愤懑,体现了南宋爱国词人共有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