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南北朝] 庾信
员玉已奠,苍币斯陈。
瑞形成象,璧气含春。
礼从天数,智总圜神。
为祈为祀,至敬咸遵。
《周祀圜丘歌》其四《昭夏》赏析
这首祭祀乐章以凝练笔触勾勒出周代祭天仪典的庄重场景。"员玉已奠,苍币斯陈"二句,通过玉璧与青帛的陈列,瞬间将读者带入肃穆的祭坛现场。诗人选用"员玉"(圆形玉璧)与"苍币"(青色丝帛)这两个极具象征性的祭品,既暗合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又以青碧之色呼应苍穹。
中段"瑞形成象,璧气含春"堪称神来之笔,将静态祭器写出流动的生机。玉璧的祥瑞纹样仿佛显化天象,温润的玉质中似有春意氤氲,这种通感手法使冰冷的礼器获得了生命温度。诗人以"含春"二字巧妙点破祭祀的本质——天人交感,万物复苏。
后四句转入哲理层面,"礼从天数"揭示祭祀仪轨与天道运行的深层契合,"智总圜神"则展现人类以有限智慧追寻无限天道的永恒命题。结句"为祈为祀,至敬咸遵"如黄钟大吕,八个字凝缩了华夏民族"敬天法祖"的精神传统,其中"咸遵"二字尤见集体意志的庄严。
诗人此作在骈俪句式间暗藏气韵流动,既恪守祭祀文学的典重规范,又通过"璧气含春"等创新意象注入艺术灵性,堪称礼乐文学中"庄而不板,丽而不妖"的典范。
现代文译文: 圆形玉璧已安放妥当 青色丝帛正铺展坛前 祥瑞纹样显化天象 璧玉光华蕴含春意 礼仪遵循天道法则 智慧融汇圜丘神灵 虔诚祈祷恭敬祭祀 极致崇敬万众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