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南北朝] 庾信
凄清临晚景。
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
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
云峯晚更霾。
可怜数行鴈。
点点远空排。
《晚秋诗》现代文译文: 暮色里浸透凄清意, 石阶前伫立数寒星。 庭院湿重凝坠露, 旋风卷起槐叶轻。 斜阳余温散又冷, 晚云压山更昏暝。 最怜天际南飞雁, 几点墨痕向远行。
赏析: 诗人此诗以"晚秋"为题眼,通过八个精炼的意象群构建出完整的暮秋图景。首联"凄清"与"疎索"形成双声叠韵,寒阶与晚景的空间组合奠定全诗萧瑟基调。中二联工笔描绘自然物象:"凝坠露"的静态与"卷落槐"的动态形成张力,"斜还冷"的温度变化与"晚更霾"的视觉压迫构成通感体验。尾联以雁阵收束,将空间推向辽远,"点点"叠字既摹形态又含情韵,使画面产生由近及远的纵深感。
诗人善用动词锤炼意象:"抟"字写风势回旋之态,"凝"字现露珠欲坠之势,赋予自然物象以生命质感。全篇不着一个"愁"字,却通过"湿庭""冷日""霾峯"等意象群传递出深沉的时代飘零之感,飞雁意象更是南北朝诗人常用的羁旅象征,体现着诗人由南入北后的复杂心境。这种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南朝诗歌向唐诗过渡时期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