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裴腾》唐李颀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颀

《送裴腾》原文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

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

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踌。

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

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

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现代文赏析、翻译

《松柏气度与田园守望——诗人<送裴腾>双重人格的审美呈现》

这首送别诗以独特的双重视角,塑造了一个兼具士人风骨与田园情怀的立体形象。诗人通过"森然丈夫"与"白云放情"的意象并置,在开篇就完成了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精准勾勒——虬须连爽气的阳刚之美里,蕴含着超然物外的隐逸气质。

诗中"衡镜知子"的典故运用颇具匠心。古人以衡镜喻明察,此处既暗赞裴腾的明辨之才,又以"公心谁谓无"的反问,为其仕途失意作有力辩护。这种辩护不是简单的安慰,而是对唐代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仕隐矛盾的真实呈现。

诗人对时间意象的运用尤为精妙。"桑野蚕忙"与"孟夏雉雏"的农耕时序,"香露百草"与"紫梨万株"的物候特征,共同编织成一幅动态的田园画卷。这些意象不仅交代送别时节,更暗含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期许。值得注意的是"恒峰孤"的意象,它既是实写汾水之畔的山形,又隐喻着士人独立不移的精神姿态。

诗末"授衣假"的用典颇见深意。《诗经·七月》"九月授衣"的典故在此化用,既符合唐代官员省亲制度,又暗含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最后"莫使故园芜"的叮咛,将全诗升华至精神家园守护的主题,使这首送别诗超越了寻常的离情别绪,展现出盛唐诗人特有的精神格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